发布日期:2025-05-23 14:14 点击次数:155
服饰的图案多具有深厚寓意,在中国古代多是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其图案之于生活用于生活,这些图案各自有各自的代表,男子服饰图案的应用多体现人物地位与等级,是当时区分的一个明确标准;而女子的服饰图案则更多为花鸟造型以及具有丰富美好寓意的图案,其图案的应用也体现了古代人们对服饰图案的关注,《甄嬛传》中服饰图案的应用与隐喻,将人物特征与服饰图案相结合,这样的结合把传统服饰图案寓意表现得更具内涵,也更体现了服饰图案在服饰元素中的重要地位。
清朝服饰图案在严谨的衣冠制度下应用十分规范,图纹本身都具有其寓意,其中对于象征皇权的图纹以及对美好生活祈愿的图纹在服饰中则规定明确。《甄嬛传》对于清朝传统服饰图案的应用是对服饰文化的尊重,更是对大众了解清朝服饰提供了有效途径。
1.传统威严与强权的图纹
在清朝传统服饰中,龙纹以及十二章纹是服饰中彰显权力图纹的主要代表,其中龙纹分为正龙、升龙、降龙、行龙、团龙、戏水龙、穿云龙、戏珠龙以及“苍龙教子”,这些都象征着尊贵的皇族形象。而十二章纹与龙纹之间更是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追溯十二章纹的发展则是从西周开始一直传承下来,东汉初年真正的确定了章服制度,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等级的章纹,即使同等级别也会用图纹来区分。每朝每代十二章所分布的位置也略有区分,到了清朝时期其图纹融入到整体服饰中,列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在衣;宗彝、藻、火、粉米在裳;其中间以五色云纹饰之。
展开剩余69%正龙的龙头平视前方,龙身盘绕座踞,此象征天下太平,江山稳固,皇权固若金汤,此为最尊贵的龙纹形象,如图2-1-1;升龙的龙头向上,龙身在下,从海水中腾空而跃,清代升龙又有朝谒、拥戴的寓意。降龙则是龙头向下。呈飞翔行走姿态的龙纹称行龙,龙头前装火球,一般多饰于斜襟、袖口以及边饰上。团龙的龙藏于圆形或形成圆形的龙纹,也称护藏龙;戏水龙的龙身盘曲不规则,并伴有海水;穿云龙的龙身伴有云纹;戏珠龙中间一火球,二龙相对嬉戏,有云纹为饰,也称“二龙戏珠”。
十二章纹样中日为太阳寓意光明照耀、月则与日的光照相对应、星辰为星象图案取其受光明照耀之意、山寓意稳重、龙寓意应变、华虫取其文章之德、黼为斧头形状寓意决断、黻像是两个“己”取其明辨是非之意;宗彝为祭器图纹左右成一对取其忠孝之意、藻取其纯净有文采、火取其光明、米粉取其滋养化育,并配用五色云纹饰之。
清朝百官大臣的服饰,其中补服为主,而补子纹样分为皇族与百官的区别,皇族为五爪金龙或四爪蟒;百官的则又分文武之说,文官一品为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大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鶒鸂、八品鹌鹑、九品练雀,《甄嬛传》中第一集隆科多袭一等公,其补服的图案为仙鹤;武官一品则为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与八品同是犀牛、九品为海马,剧中年羹尧授二等公,其补服的图案为狮子,《甄嬛传》中对于百官补子的应用则是依附传统图案。
2.祈愿图纹的吉祥瑞意
在中国的吉祥文化中,“福、禄、寿、喜、财、吉”为中国吉祥文化的核心,它们彼此之间既相互关联,又各具独特的吉瑞主题。“福”字代表了人们最简单的祈愿,只要一个人有一口田便不愁了;“禄”则是从福中分化出来,与官密不可分,经常用鹿、狮子、仙鹤、猴子、公鸡等装饰,像官员补服所用纹样;“寿”字经常体现的纹样为松柏、仙鹤、菊花、彩蝶、仙桃等,女袍中的八团白鹤纹为清代最高级别的皇眷所用,寿纹字样也在服饰中应用广泛,为寿与喜的结合;“喜”字为寓意喜庆之事,最为常见的是双喜组成“囍”,是结婚专用的吉祥符号,其次也用喜鹊飞上梅枝寓意喜报早春、蜘蛛从网上垂下为喜从天降;“财”则为金钱,有元宝、方孔钱、金鱼、鲤鱼、金蟾等图形标志;“吉”则寓意万事顺利,如意纹则是很好的纹样。
除此之外,花卉图案也是传统服饰图案所追捧的图纹之一,寓意中所包含人们的寄托。梅花寓意苦尽甘来;迎春花开于初春,寓意新春伊始,春回大地,福满人间之意;杏花,有“杏林春宴”的典故,古代科举进士考试时,正值每年农历二月杏花盛开,故杏花又称及第花,及第后,天子按惯例要赐宴庆贺。月季花,以四合如意形为轮廓,内置枝叶繁茂的月季花组成,借四合如意的“四”和月季花的“季”,象征四季长春,花繁叶茂,前程似锦之意;花瓶里插月季花,寓四季安好太平之意。
桃又称仙桃,寿桃寓万寿无疆、颐养天年之意;牡丹有花王之誉,凤凰为百鸟之王,以盛开的牡丹与飞翔的彩凤相组合,象征富贵荣华和吉利祥瑞。牡丹、海棠寓意满堂富贵;石榴,以榴开百子象征多子多孙;荷花莲藕上一茎开双花,寓意夫妻和睦,同偕到老、并蒂同心,与此同时“青莲”与“清廉”谐音,出污泥而不染;桂花与“贵”谐音,表达贵人、贵子;菊花寓意延年不老、合家团圆之意;芙蓉花,“花”与“华”谐音寓意一路荣华
以上这些图案应用在服饰中,是对服饰含义更好的诠释也是更好辅助各服饰等级划分的元素之一。
发布于:天津市